当前位置:首页 > 车主新闻 > 25万,小鹏G6对比特斯拉Model Y,谁更值得买?

25万,小鹏G6对比特斯拉Model Y,谁更值得买?

25万,新能源SUV,当真只有特斯拉吗?当然不是,还有小鹏G6。那么关于这两款车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?今天,就由我为大家一探究竟。

基于价位相似原则,我们所选取的对比车款是官方指导价26.39万元的特斯拉后驱版与官方指导价25.49万元的小鹏G6 755 超长续航 Max车型。首先,就自动驾驶维度来说,至少在特斯拉FSD囿于各种原因无法国内的当下,采用激光雷达方案,芯片算力高于500tops的小鹏G6,相比采用视觉方案,芯片算力“仅”144top的特斯拉Model Y还真是有优势的。

就以26.39万元白板Model Y来说,这款车的自动驾驶能力怎么讲呢,属于L2级别辅助驾驶中的顶级,但也仅限L2级别中的top,车道居中能力极强,ACC关于车速的控制也很自然,但是自动变道这些以2023赛季视角来看已不算啥高级货的功能,却得再多花上3.2万元选装。

而小鹏G6对比车款的优势,至少在当前,就是相当明显的胜利。最典型的,就是XNGP(不依赖高精地图而是采用通勤模式)的,可在城市路段启用的城市点对点智能驾驶功能。具体来说,这种基于单车自采集数据的BEV(鸟瞰视角)方式,可以在驾驶者日常通勤时,借助环绕车辆周身的感知原件,自动绘制出该路段的高精度地图。

这样就算是在没有地图厂商提供高精度地图的城市,车主也可以在他最经常经过的路段(跑几次车辆自己就能绘制出这一路段的高精度地图),实现当前最高技术级别的城市点对点智能辅助驾驶。这就避免了曾经的那种,在除了那个标杆一线城市之外,车子买了,硬件配了,囿于没有高精度地图支持,这套系统只能干吃灰的那种尴尬。就以小鹏自身公布的情况,小鹏城市XNGP将在2023年在50座城市开通落地,2024年落地城市超200座。

车机维度,换装AMD Ryzen芯片之后的Model Y丝滑程度与基于骁龙8155的小鹏G6大体处于同一级别。但特斯拉相对失分的两件事情却是;特斯拉这套车机对于中文自然语音识别的能力,几乎就是聊胜于无,或者说完全不具备可用性的种;首先,如果你说,我要听刀郎的歌,他只会进入一个音乐APP的界面,需要你自己手动触控屏幕,选定并调出刀郎的音乐。

而对于空调的控制,你只能很准确地说,把温度调整至XX度,你如果说“我有些冷”这样的迷糊语句,它就会是无法理解的尴尬。而在导航命令的执行上,它也只能接受那种直接、单个、点对点的指引,就是你只能说一个目的地,中国品牌常见的那种先到XX,再去XX这样连续多地点设定,也完全实现不了,类似“我要吃火锅”就直接找到最近的火锅店的操作,在它身上也是无法达成的。沟通逻辑上,它也支持不了中国品牌已实现的多轮连续对话功能,或者说,特斯拉这套车机的沟通逻辑与实际用词,你是需要花费一些些时间以及学习的成本的。

而特斯拉欠缺的这些,在小鹏的车机上,都被实现得很好,或者用一个很直观的形容,如果你开的是特斯拉,你是会很有欲望到某多多上,花个几百块钱买个Car Play黑盒子的。而你开的是小鹏,那么除了接打电话之外,你是会彻底丢弃手机这玩意儿的。

25万,小鹏G6对比特斯拉Model Y,谁更值得买?

而涉及电动车至关重要的充电与续航两件事上,就算立足整个行业,Model Y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,一个指导大家“良性循环”是什么的好老师。

所谓特斯拉式良性循环的意思是,基于我把车重/三点/风阻这几件事做得足够好,所以整车电耗就被压制得足够低,那么一块相对小的电池,就能实现相对不错的续航,这样我既控制了电池成本,保证整车一个堪称得体的售价,同时小电池所带来的友好型车重,对于车辆续航,也能起到足够正向的反馈。

而小鹏则把这件事给学习得惟妙惟肖;首先,基于一体压铸车身的运用,G6与Model Y的车重都被控制在了1.9吨出头的样子,并且轿跑SUV的外形设计,也创造出一个较为优渥的风阻系数,这就为这两款车提供到相对优渥的低电耗基础。但在电驱系统维度,我们不得不佩服特斯拉电耗维度的优势,虽然小鹏G6的推出时间相比特斯拉也就晚了那么好几年,但特斯拉的电耗,相比小鹏还是更省一些。但基于800V电驱系统的上身,小鹏G6的快充能力,放在今天就是最强的那种存在。

而在操控及驾驶维度上,这两款车的差异是,在电门踏板的设定上,小鹏G6没有特斯拉来得那么顶,就算调至运动模式下,电门响应的积极性,也就和日常中的特斯拉大差不差;而就算把动能回收调节至“强”这样一个档位上,这款车动能回收的勒住感,也没特斯拉来得那么巨大。

底盘维度,小鹏G6的设定相比Model Y底盘会更舒服一些,Model Y底盘一个小小的问题是,它虽然调得相对硬、相对运动,但底盘的坚实感、控制力度却不是很够,做不到类似Model 3那种底盘虽然硬,但却能很扎实地吸在路面上跑的感觉,细碎颠簸有一些些多。转向则是特斯拉那种标准的直接感,说好听点叫指哪打哪,但实际驾驶中,过于直接的转向比例配搭上相对重的转向手感,对于长时间通勤来说,是会有那么一些些的负担感。